(可点击视频观看)
在定边县西北,一条古河道淤积而成的14个天然盐湖,像一串洒在陕宁蒙三省交界的明亮珠链,给一望无垠的毛乌素沙漠平添了几分灵动和柔美。
盐以人兴,史以盐成。秦汉以降的千百年间,人们在这里晒盐、打盐,并通过以定边为中心的盐马古道发卖到西北各地,成就了“三边三宝”之一的美名。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陕甘宁边区军民在这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打盐大生产运动,定边盐湖成为当时的“中央第一财政”,为打破边区经济封锁、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至今日,有着87年红色历史传承的延长石油定边盐化工有限公司,仍坚守在这片盐湖边上,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各类盐产品,成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延长石油埋头苦干企业精神的真实写照。
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支柱
定边盐化工公司陈列室,一块铸有“边区盐场堡盐场”的黄铜秤锤,和边区政府集体食堂专用的盐罐,成为那个火红年代珍贵的历史鉴证。
1934年,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以陇东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建立,同时在各方势力交错的定边盐湖,第一个红色盐场、定边盐化工公司的前身——陕甘边区盐场堡盐场成立。活跃在当地的革命先辈们,穿过白于山区的沉沉暗夜和崎岖山路,将食盐等物资运入边区,解决军民所需。
1936年6月17日,定边解放,盐湖从此归边区政府管辖,人民所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封锁,边区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1940年6月,八路军120师359旅4支队2000余名指战员,在王震旅长指挥下开赴盐湖,驻防盐场堡。他们在湖边长城上挖了175个土窑洞,“割草铺地为床,垒土筑灶为炊”,与当地盐民群众一起修筑畦坝,打井灌水,改进打盐技术,当年即产盐30余万驮(两万多吨)。
1941年,三边军民掀起了更高的生产热潮,通过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涌现出一大批打盐劳动英雄,当年盐产量达70万驮,比历史上最高产量多两倍以上。为防止盐湖西边外来洪水冲毁盐田,保障打盐大生产运动顺利进行,三五九旅直属队等8个单位组织2800余人连续作战,修筑了一条长3000米的拦洪大坝。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赶上毛驴去驮盐;三边那个地方有三宝,大盐、皮毛、甜甘草……”在边区“官督民运”政策指导下,当时通往定边盐湖的大道小路上,各分区组织的运盐队伍川流不息,骡马铃声悦耳,山歌萦绕不绝。定边食盐运到陕甘宁边区及周边国统区,不仅解决了260余万抗日军民的食盐困难,同时为边区换回棉布、医药、钢铁、纸张、百货等大量急需物资与外汇,稳定了财政金融市场,保证了抗日军费开支。毛主席称赞道:“盐池是边区的命脉,是中央第一财政。”
1943年1月14日,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对王震等22位成绩卓著,在群众中有威望的模范干部和生产英雄给予奖励。毛主席为组织领导定边盐业中心区生产并作出重大贡献的三边专员罗成德,亲笔题词“不怕困难”,成为激励几代定盐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
立足红色传统再造新定盐
新中国成立后,定盐长期负担着陕甘宁晋等地的食盐和工业盐供应,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生活、生产,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上世纪80年代初,其税利贡献曾占定边地方财政收入的70%以上,支撑着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
1987年9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将军,特别为定盐题词“陕西省定边三五九盐化厂”。2019年,定盐所属苟池盐湖及盐田、三五九旅打盐盐田和住宿遗址等一批工业遗址和工业文物,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工业遗产。
作为延长石油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定边盐化工公司是陕西唯一的湖盐生产基地,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食用盐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在其所拥有的近百平方公里的湖区内,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镁等各类盐分富集,湖边遗鸥、翘鼻麻鸭、鸬鹚等200多种鸟类翩飞觅食,生态环境优美。
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发扬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精神,对现有盐湖、生产设施进行建设改造,全力开发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的盐化工产品,并尝试盐湖养殖等特色产业,目前西北首例盐湖生物养虾项目已初见成效。同时,依托红色资源和既有工业遗产,积极打造全省学生思政课培训教学点及榆林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定盐的光荣历史和精神滋养更多后来者,在新时代为三边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编辑:杨燕
忒色 2023-12-07
忒色 截至目前,这个阳台音乐会共演出25场,每场演出现场观众超百人,线上各平台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5万人次 2023-12-05
忒色 “这种风格挺新颖的,爱了”“舍不得倍速,文字喜欢,画面太美”“目测这个系列要火”……目前,8集《战神·英雄崛起》上线2集,虽然还在不断更新之中,但该片已经收获大量观众点赞,许多观众的弹幕好评送给了该剧对于历史类纪录片生产的突破与创意 2023-11-29
忒色 ■ 从黄河岸到大剧院11月18日晚,在“陕北民歌音乐会”全国巡演榆林站现场,雒胜军携徒弟杜朋朋演唱的经典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2023-11-29
忒色 记者 谢伟 摄 无人机视角下的曲江秦二世陵遗址公园银杏林 记者 谢伟 摄 在幸福林带“落叶缓扫”的步道上,一位家长正给孩子拍照 2023-11-27
忒色 2023-11-27
忒色 2023-11-23
忒色 合阳提线木偶剧团属差额事业单位,现在的剧团里有专业的木偶雕刻师,演员和乐队也达到了30多人,而且多数都是年轻人,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3名,市级传承人7名 2023-11-20
忒色 “西安这个举措很好,尽显城市人文关怀!”……“落叶缓扫”被不少市民点赞,没想到豪爽的老陕还有这样的浪漫一面 2023-11-20
忒色 本次参加西安美食馆活动,我们的非遗手工制作的水晶饼是一大亮点,现场展示了德懋恭水晶饼的传统制作技艺 2023-11-20
忒色 特色美食亮相西安美食馆现场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摄 西安国际美食之都标识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摄 本报讯 (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蓝田饸饹、油泼扯面、水晶饼、牛肉泡馍……好吃的美食在这个冬季显得热气腾腾 2023-11-16
忒色 今年是3年来中国首次派团参展,中国参展工作由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组织 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