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王瑾:优化“硬举措” 提升陕西营商“软环境”

时间:2021-01-27 17:54:15  来源:西安发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省政协委员王瑾:优化“硬举措” 提升陕西营商“软环境”

陕西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召开之际,记者专访了省政协委员、中建丝路(中建西北区域总部)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瑾。会前,王瑾委员向大会递交了提案,对陕西省如何提升营商环境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陕西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召开之际,记者专访了省政协委员、中建丝路(中建西北区域总部)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瑾。会前,王瑾委员向大会递交了提案,对陕西省如何提升营商环境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1月27日中午,刚刚参加完会议的王瑾委员和记者聊起了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话题。他说,营商环境是制约经济活力的基本因素,是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王瑾说,近年来陕西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2018年3月31日,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吃螃蟹”省份之一,《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致力于从法律层面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了企业家的心理预期;省政府将2018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和《三年行动计划》,从8个方面推出47条举措,力争全省营商环境和竞争力指标3年后达到或超过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水平。2020年9月26日,省委省政府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深化融合发展 助力追赶超越”央企进陕推进大会;10月9日,省政府召开“金秋季”全省招商引资推进大会,“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营商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27日,王瑾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在陕央企,我们非常高兴看到营商环境的可喜变化。大家普遍认为,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陕西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富集、战略机遇叠加,投资的潜力越来越大、机遇越来越多。伴随着营商环境的明显优化,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越来越强,扎根陕西、投资陕西、奉献陕西的决心更大、劲头更足、力度更强了。”

王瑾委员建议说,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首先是突出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杜绝“隐形门”现象,落实好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放宽市场准入,确保央企、民企等非省属企业能够受到省属企业的同等待遇,能够平等适用省市的支持政策,平等拥有参与省市重大项目的机会。对政府资金安排、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资质许可、项目申报等政策进行盘点,删除限定性或排他性条款,用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工程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依法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面向市场公开、公平、公正进行,让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并有机会平等参与交易活动。加强《条例》的执法检查,坚决打击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是要突出支持政策的精准务实,杜绝“玻璃门”现象。规划建设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总部基地等产业聚集区,搞好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环保等基础配套,完善医疗、教育、商业、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提升营商环境的“硬件支撑”。在产业指引、用地保障、政策扶持、税费返回等方面推出一揽子政策,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在陕建立总部基地,支持其战略合作伙伴和产业链资源向陕西集中,发展总部经济。

此外,王瑾委员还建议突出营商环境的机制优化,杜绝“弹簧门”现象。推广政务大厅做法,实行“一厅式受理”和“首问负责制”,避免市场主体“东奔西跑”,防止推诿扯皮;同时要用好信息化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省级领导包抓,定期听取进展汇报和意见建议,帮助解决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广西安市“亲商助企”做法,对在陕大型企业指定厅局级负责人为联系人,常态化开展联系对接,“一对一”做好服务。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对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减少监督检查比例和频次,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给予容缺办理、简化程序等便利服务。建立绿色通道,对省级重点工程,在立项审批、融资信贷、工程建设、纠纷解决等方面优先办理。(张红中)

编辑:赵蕴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