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控股始终以做强做优做大陕西省汽车工业为己任
西部网讯 近年来,陕汽控股始终以做强做优做大全省汽车工业为己任,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创新公司级、部门级、岗位级的三级培养方式和细分专业方向的成长之星、青年新星、科技带头人、专家四阶人才培养机制,厚植人才创新担当沃土,加速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坚持实施“学中干、干中培”
塑造青专人才创新能力
近年来,陕汽控股以成长之星、青年新星选拔和陕汽好青年评比为抓手,分类识别,加快培养,实施青年人才专项提升计划。成长之星从新入职一年内员工内产生,主要从学习能力、文化认知、行为规范等方面塑造新员工创新能力。青年新星由公司从32周岁以下青年中择优选拔,并派到关键技术攻关所涉及的岗位及核心技术领域进行实战化培养。重点针对新能源、智能网联专业,建立单位项目攻关、培养支持和集团追加延期激励培养平台,并给予重点项目、专业培训、行业交流、对标学习等能力提升的资源支持,加快创新型青年人才成长。目前,1036名青年新星、268名成长之星已逐步成长为陕汽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2012年大学毕业加入陕汽的王钊,刚进企业时便被识别、选拔到智能网联研究关键岗位进行实战化培养,在“学中干、干中培”,个人综合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成长,目前已成长为陕汽自主创新的骨干标杆。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了道路自增量识别方法和导航电子地图增量更新方法,解决了道路快速建设状态下的电子地图的现实性难题。“网联汽车电子地图关键技术及应用”和“基于车联网的汽车智能导航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分别获得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王钊带领团队承担了省科技厅创新课题“70吨混合动力自动驾驶矿用车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提升矿场运行效率。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中,他带领团队开发的“全运会无人驾驶小巴”圆满完成了运动员园区内接驳任务,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坚定聚焦企业战略落地
强化高专人才创新担当
陕汽控股围绕企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愿景,对标行业和国家一流技术指标,确定“卡脖子”技术攻关清单,并根据清单设置相应的专家岗位、科技带头人岗位,大力推进高专人才“揭榜挂帅”。高专人才必须服务国家战略、执行企业战略、服从组织需要,重点突破新能源、智能网联、智能制造技术难题,确保国家战略、企业战略落地落实。目前,以54名专家、232名科技带头人为主体的陕汽创新攻关团队创新有激情、攻关有实绩,已经成为了陕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主力军。
目前,以54名专家、232名科技带头人为主体的陕汽创新攻关团队创新有激情、攻关有实绩,已经成为了陕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主力军。
作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杨志刚,就是践行战略、持续创新的陕汽控股高端人才代表。作为“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主要参与人,他敢担当、敢突破、敢创新,生动诠释了陕汽控股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主力军的实力与担当,最终该项目获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在动力总成运行规律、整车道路排放控制、系统可靠性开发与评价、专业化研发与制造等四个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突破。同时,由杨志刚同志主持开发的陕汽新一代高端平台产品X6000,将该技术实践应用,多项指标位居行业第一。
持续健全创新激励机制
释放人才队伍创新激情
陕汽控股传承多年的创新机制改革积淀,不断健全现有创新机制,设立千万级专项创新基金,建立“二阶三层九类”创新管理机制,先后举办四届创新大会,积极开展陕汽好青年、创客优选计划等活动,为各方面人才竞相作为搭建赛马平台,为创新项目和创新人才加油喝彩、鼓励激励,全面释放了人才队伍创新激情。累计奖励员工创新成果1543项,表彰公司级创新成果132项,奖励金额达到2958万,近三年先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09项,带来收益3.5亿。
陕汽控股建立“二阶三层九类”创新管理机制,为各方面人才竞相作为搭建赛马平台,全面释放了人才队伍创新激情。
汽车工程研究院的刘常青正是陕汽创新激励机制的最大受益者。2017年,他和团队以“我军第三代重型高机动性通用战术车辆的研制项目”获得了企业首届创新大会一等奖,使陕汽成为国内唯一可以向军方提供全系列高机动性战术车辆的企业。在他看来,企业对人才的创新激励,远远不止150万的一等奖奖金。“陕汽的创新激励是多层次,包括事业激励、薪酬激励、文化激励”刘常青讲到,“一是以拓展公司内部人才职业晋升通道,加大工作业绩和创新成果激励力度为主体的事业激励机制;二是以市场薪酬对标为基础,调整薪酬结构,推行延期激励机制为主体的薪酬激励机制;三是以设计具有企业文化内涵和专业特色的员工荣誉体系,尽可能多的激励广大干部员工为主体的文化激励机制。”
截至目前,陕汽共自主培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千人计划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高级技师1名,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高级技师1名,其他省级人才专家5人;同时拥有汽车、新能源、智能网联、材料等方向博士24人,工程技术人员超过3000人,高质量的人才创业创新高地已初具规模。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面向“十四五”,陕汽将继续深耕三级四阶人才模式,厚植人才创新担当沃土,持续塑造人力资源核心竞争优势,助力企业创新驱动、迈步高质量发展。
编辑:赵蕴清
忒色 本报讯 (记者 李卫)3月19日,2025西安赏花季暨春游周至好风光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秦岭国家植物园举行 2025-03-20
忒色 //toutiao.cnwest.com/dev/preview/23038091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入藏日军侵华罪证文物史料http 2025-03-20
忒色 2025-03-07
忒色 本报记者 朱娜娜 摄当27岁的河南姑娘蒋迎春回老家结婚时,她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雁南一路的“泡菜米线”店贴出的“歇业通知”意外变成了一面“祝福墙”,密密麻麻的留言写满了顾客们的美好祝福 2025-03-07
忒色 这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今年首次开行的“药王山庙会”旅游专线列车,它的目的地是铜川市耀州区一年一度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药王山庙会 2025-03-02
忒色 农户只需提供种植计划,即可获得从品种选择、育苗管理到移栽指导的全链条服务 2025-02-26
忒色 陕西是中国电影的重镇,具有推动影视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 2025-02-26
忒色 近日,知名考古期刊《考古与文物》刊发考古研究文章《北周宇文觉墓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称,静陵的发现,为探索北周初年的政治斗争及北周帝陵的分布和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5-02-26
忒色 从2020年开始每天下午7点,张雪玲准时开启直播,和诗歌爱好者们一起诵读赏析,交流创作心得 2025-02-24
忒色 农历正月十二,点灯人搭灯架并清扫石穴灯窝,运送点灯的物资和生活用品上山 2025-02-24
忒色 在为期40天的春运中,青年志愿者在共青团西安市新城区委号召下,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帮助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