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西北院“工程师飞手”飞出新天地

时间:2022-11-20 14:36:58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电建西北院“工程师飞手”飞出新天地

出生于1990年的李贾亮,是中国电建西北院地质勘测工程院的一名年轻工程师,追梦无人机,让他在职业赛道上“飞”出了一片新天地。

c239be6872ea47991c45ee82f1c92b7c.png

无人机,一个能令李贾亮滔滔不绝的话题。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项职业技能,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出生于1990年的李贾亮,是中国电建西北院地质勘测工程院的一名年轻工程师,追梦无人机,让他在职业赛道上“飞”出了一片新天地。

“工程航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但我乐此不疲。”移动、旋转、悬停,直飞、斜飞、侧飞……和“飞”相关的动词,李贾亮能一口气连说几十个不重样。从业以来,跟随西北院大大小小的项目,李贾亮在一个个工程上空“飞”出一圈又一圈复杂轨迹。

“项目伊始,攻克‘如何在高压塔2米以内的距离安全飞行’是首要目标。”谈起首次进藏,李贾亮记忆犹新。2021年夏天,李贾亮作为无人机技术指导进入西藏,拍摄西北院首个电力巡检(可见光巡视)项目。

3米、2.5米、2米……穿过高压线,慢慢靠近巡检点,最终将高压塔全景及螺栓、开口销等细节清晰成像,通过查看图片就能寻找到输电线路杆塔缺陷……从“2块电池巡检1基塔”到“1块电池巡检3基塔”,不需要避障系统“加持”,也能操作无人机平稳快速完成任务。这次高难度作业,让李贾亮积累了不少操作技术要点,也锻炼了稳定的心理素质。

2022年7月24日,坐标新疆哈密。在榆树沟抽水蓄能项目的一次航测作业,李贾亮现在提起,也觉得“很惊险”。

“天气突变,阵风最大达到10级,而我操作的无人机抗风等级只有6级。”李贾亮讲述,当时无人机因搭载机载激光雷达和航测相机,机身在大风中严重摇摆,若直接在数传信号、降落点地形一切未知的远距离地形复杂高山测区迫降,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直接从航测区域返航时为侧顺风,飞机失控及坠机概率极高。

刹那间迎面“飞”来的一道道难题,并没有难倒李贾亮。根据风向特点定位参数、调整航线、变更起降点……在手稳如磐的操作下,无人机在风中好似一只充满爆发力的小鸟,以最大速度、最大下沉速率飞来,最终缓缓落下。正是这次“紧急迫降”,为李贾亮日后的“飞行”积攒了满满的底气与能量。

今年8月,2022年陕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举行,无人机实景航拍项目的场地设置在景区内,大型娱乐设施及隐藏在山体之中的缆车线增加了比赛难度。平稳操控遥控器,无人机灵活穿行……一路“过关斩将”,李贾亮最终获得2022年陕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实景航拍赛道”冠军。

坚持源于热爱,付出终有回报。在李贾亮看来,职业技能拔头筹,是对多年自我锤炼的肯定,但更离不开西北院厚植的人才沃土,“人才强企战略,让我热情更高、干劲更足!”

近年来,为加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中国电建西北院大力实施“青蓝计划”“领军计划”“星火计划”“英才计划”和“育英计划”五个100计划,制定《领军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持续开展专项培训、导师带徒、技能竞赛等活动,加大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建设力度,努力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建设一支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人才活水”奔流涌动,为西北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通讯员 齐正)

编辑:高天悦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